登錄
註冊
捐助
文化長廊
善舉仁行 不重名利有德有福
一個領導人的德行,不但有利於治國安家,也可以造福後世子孫,因此在傳統文化中,人們普遍重視修身養性,很注重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。如此為人處事,不但能平安度日,甚且可造福他人。一起來看看這些人的善舉仁行。
【聽文章】御史為高僧洗冤昭雪 得神靈解難
裴懷古在武則天時期治政有方,深受百姓愛戴,被稱為良吏。後來,朝廷派他出使突厥和親卻遭難,終於歷劫歸來。當時人們認為裴懷古因堅守節操,得到了神靈的護佑。一起來看這段千古佳話。
【讀古詩品人生】桃花灼灼世事無常 詩人不改氣節
自古以來,文人墨客歌詠桃花的詩篇數不勝數,如《詩經・桃夭》:「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」寫出桃花綻放華彩,明艷一整個春天!本文的幾首寫到桃花的詩,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和領悟,一起來看。
唐宋盛世的元宵節
元宵節的時候,你也許會陪着家人一道去公園、廟會等場所去觀看各類花燈煙火。元宵節的歷史久遠,內涵豐富,自漢興起後,培育出燈籠、燈謎、詩詞、元宵、湯圓等文化之花。讓我們從歷史的典籍中去尋找盛唐文宋時期元宵節的盛況吧。
【聽文章】「東風夜放花千樹 」 元宵節詩話
「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」「一曲笙歌春如海,千門燈火夜似晝」。正月十五元宵節,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一元復始,象徵著春天的到來。歷代文人墨客創作的優美詩句,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盼,傳誦千古。
時光穿梭 一窺中國古代禮儀
「不學禮,無以立」,是說不懂禮義、禮儀和禮俗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。但隨著傳統文化流失,現代人往來之間已不知如何以禮相待,從而增加了不少矛盾和衝突。古代人要學禮就去魯國,我們也不妨穿越時空,看看甚麼是《周禮》。
龍年話神獸
神獸,是代表平安吉祥的圖騰式動物,比如龍、鳳、麒麟、貔貅等神獸,它們是中華神傳文化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,它們的相貌各具特色,氣質神聖威嚴,且充滿靈性。它們已從各方面溶入我們的生活中。
新年話「福」 真正獲得福運的機緣在哪裏?
「開門迎福」、「迎春接福」,在傳統黃曆新年到來之時,家家戶戶都將大紅「福」字,喜洋洋地貼在大門上。每一個人都盼望得到福氣和福分,趨吉避禍。但到底怎樣才能得到真福呢?怎樣的人才算是有福呢?
鎮上大院的過年記憶
我小時候,從城市搬家到了郊區鎮上的一個大院裏居住。院子裏住了十幾戶人家,和我年齡相仿的小孩有幾個。每次穿上棉衣,我就盼望著過年。過了冬至,大院裏的小孩便隨著自家媽媽、姐姐到百貨商店去買花布、做新衣服。到了臘月二十三的小年,開始有了年味,俗稱「過小年」,是祭祀灶神的節日。
新年新氣象 年畫添吉祥
黃曆新年是中國人的第一大節,是慶祝新的一年開始。年畫則是中國獨有的,在過年期間張貼的一種民間繪畫藝術形式,反映了民眾的風俗和信仰,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。人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會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,甚至由大門到廳房,貼滿了濃墨重彩、花花綠綠的年畫,寓意「新年吉慶,驅邪迎祥」。
← 上一頁
頁 12 / 36
下一頁 →
最新發佈
台灣淡水藝術嘉年華 天國樂團獲讚「最棒隊伍!」
「採取行動制止迫害」扶輪社在華府放映《國有器官》
【明慧視頻】認同大法 「棄子」學生逆轉考上大學
中共迫害手段之一:捏造假證據構陷
生命綻放光彩 墨爾本學員謝師恩
熱搜文章
最新
長熱
Instagram 畫廊
Toggle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