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
註冊
捐助
孔子
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—— 感悟「天人合一」
「天人合一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,有著深遠的影響。古人提出「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」,即人們的行為應該效法天道,使自己全身心與天道自然相統一,才能在任何時候都立於不敗之地。
「修煉」源流考(1)
中國歷來被稱為「神州」大地,演繹了豐富多彩的神傳文化。可是,現在的中國大陸,寺廟、道觀、教堂,從方外之地、清修之所,變成了「文旅項目」、斂財工具,褻瀆著修煉的神聖。本系列文章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,闡述「修煉」二字所承載的重量。
重義輕利的商人獲利超往年
清朝一個重義輕利的商人,冥冥之中得到上天的護佑。
聊聊狂者、獧者、鄉原與賢士之差
現在德行、積德、積善這些詞,漸漸開始回歸人們的視野。做好人難,不僅在於當今社會用「十毒俱全」都不足以形容,更在於現代人已經不再知道「好人」的標準是甚麼。「好人」與善德息息相關,不是紙片人或者標籤。今天我們來說說與德有關的幾種人物表現,立體看看傳統文化中與這個詞有關的一些人和事。
孔子的教育理念及現代的反思
當我們過於追求升學率、競爭力和所謂的個人成功時,是否遺忘了先人創辦教育的初衷——培養高尚的人格和心靈?
【聽文章】古人為甚麽說「天地之間人為大」?
在古人看來,上天給人規定的純正做人標準,都有哪些呢?古人為甚麽說「天地之間人為大」?讓我們從聖人的故事和言行,找回失卻的參考和借鑑。
【文史漫談】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
人們常說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。環境的善惡對一個人道德禮義的好壞影響很大,親善則善,近惡則惡。健康美好的影視作品、書籍音樂,能讓一個人受到良好的薰陶,向美好的方面發展。所以孔子要說「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」
從《禮記》「嚴師為難」說起
《禮記》「嚴師為難」的解釋是,所有的學習,找到嚴師最難。嚴師的「嚴」不是嚴苛、嚴肅,而是出於仁慈和惜才的嚴格要求。為甚麼找到嚴師最難呢?又如何成為嚴師的高徒呢?一起來看。
【文史漫談】勇者無懼
在混亂的時代裏,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沒有向世俗低頭,而是堅持推崇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的大勇。他們不但影響了歷史和世界,也將他們的思想理念傳播於世。當今,「勇者無懼」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,一起來回顧和反思。
兒童故事廣播:孔子是猜謎大師?
有一天,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奏七弦琴,結果孔子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拒絕學習新樂曲,而且還一直在練習原本的樂曲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最後,孔子竟然還說出了作曲家的名字,難道他有甚麼奇特功能嗎?
頁 1 / 4
下一頁 →
最新發佈
《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》(4) : 暴力杀戮 恶贯穹宇(上)
從非法剝奪法輪功學員養老金看中共的邪惡
和平抗議趙樂際訪新西蘭 法輪功學員籲制止迫害
八位美聯邦參議員聯名推動《法輪功保護法案》
專題報導廣播:加拿大多位議員促法律制裁中共跨國鎮壓
熱搜文章
最新
長熱
Instagram 畫廊
Toggle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