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
註冊
捐助
傳統正見
謙虛是人生的一盞明燈
堯、孔子、諸葛亮等名人,以不同的功績留名青史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這或許是一個人邁向成功並能持盈保泰的要素,那就是謙德之美。就如孟德斯鳩說的:「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。」老子說的「上善若水、海納百川」。
【文史漫談】勇者無懼
在混亂的時代裏,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沒有向世俗低頭,而是堅持推崇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的大勇。他們不但影響了歷史和世界,也將他們的思想理念傳播於世。當今,「勇者無懼」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,一起來回顧和反思。
《詩經》中的禮樂文化(下)
《詩經》中表現出的弘揚正氣、關注現實和道德理念,被稱之為「風雅」精神,是古時士大夫言語行為的重要標準,曾在神州大放異彩並影響後世。但此華夏文明已幾近遺失。可喜的是,當今能在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中尋回古風。
《詩經》中的禮樂文化(上)
禮樂文化是中國的主流文化。要一窺禮樂文化的奧秘,可透過學習《詩經》一探究竟。它透過自然樸實、言簡意賅的詩言,將「道德」貫穿其中。用孔子的話來說可以達到陶冶善心、規範行為,成就善德的目的。
漢字裏的史前文明(中)
帝堯在中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,他時常巡察天下,了解民意,體察世情。他四海為家,以苦為樂,在《説文解字》中多有提到他的事跡和美德,其中的不少故事,在後世看來如同神話。
燦爛而求備的唐代繪畫(3)花鳥畫窮盡其妙
唐代的繪畫作為盛唐氣象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筆,繪畫名家輩出。唐代張彥遠在《歷代名畫記》中評價初盛唐的作品是「燦爛而求備」,這也是對整個唐代繪畫風貌的概括。本文賞析部分花鳥畫作品。
漢字裏的史前文明(上)
在一般的印象中,三皇五帝是神話中虛構出來的形像,但是在被稱為「活化石」的漢字中,卻真實地保留了三皇五帝不同方面的信息——史前文明。
善惡有報一念間:只因一件事 他延壽30年
在中華文化中,千百年來流傳著對於健康長壽的祝福,華夏民族世代信守積德行善、敬神禮佛傳統的個人和家庭,也的確有著種種福報,反之亦然。一起來看古代和現代的真實故事。
「先天下之憂而憂」 范仲淹的境界與胸懷
北宋名臣范仲淹,他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的高尚境界傳誦千古;他憂國憂民、念為蒼生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氣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我們來重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學家范仲淹的幾則故事。
故宮裏的帝王
古代的皇帝往往稱自己為寡人,是一種謙辭,意思就是寡德之人。雖然身為皇帝,福德是人間極品,但皇帝也不敢托大,稱自己是德少的人,這也是帶有敬天的意味。看到故宮,想起當年的皇帝,深切地感到神離我們並不遠。
← 上一頁
頁 5 / 23
下一頁 →
最新發佈
【1分鐘故事】預言是迷信嗎? 需要人的心靈感悟
《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》(4) : 暴力杀戮 恶贯穹宇(上)
從非法剝奪法輪功學員養老金看中共的邪惡
和平抗議趙樂際訪新西蘭 法輪功學員籲制止迫害
八位美聯邦參議員聯名推動《法輪功保護法案》
熱搜文章
最新
長熱
Instagram 畫廊
Toggle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