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錄
註冊
捐助
傳統正見
善良的社會風氣如何形成?
西方哲人柏拉圖說:「善行給我們自己力量,也激發別人行善。」人們的善心行善,對個人、社會與世界都是有助益的,並會形成一種善的循環。隋朝官員辛公義及宋朝官員陳堯佐,他們的善心對官場和民間都起了很好的作用,值得當今為官者仿效。
輕利重義得科名 貪財虧心失福壽
明代時江南常州府有兩個秀才,一個叫康友仁,一個叫丁國棟。兩人從幼同窗讀書,康友仁文才平平,丁國棟擅寫文章。二人同赴金陵參加秋試(科舉)。考卷完成後,康友仁自料不會上榜,丁國棟則以爲必中無疑。但後來中舉的卻不是丁國棟,一起來看期間都發生了甚麽。
清朝夫妻毆母 族長也被判死 — 不孝是多大的事?
《孝經》說,「孝悌之至,通於神明」,古今都有實證。在重視孝道的中國古代,不孝會受到甚麼懲罰呢?唐朝以後的元明清各朝,不孝罪的定義和處罰基本上都沿用了《唐律》。清朝一個武生與妻一起毆打母親被嚴懲,案件很快就轟動全國。一起來看看不孝究竟是多大的事。
美色當前不為所動 天賜福澤
古代不乏很多帝王、將相和名人能潔身自好拒絕色誘,包括唐朝名相狄仁傑、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宋仁宗。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呢?
陋室德馨神仙來 寒士求詩不求財
宋代古籍記載:福建有一位讀書人,姓楊。他家裏很窮,可是他對自己父母非常孝順。一天,他家裏來了一位「回道人」能點石成金,給他一點金子改善生活,楊書生極力推辭,只求神仙贈詩,他也因此成就仙緣。一起來看看。
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 暗藏了甚麼玄機?
中國古人一直承襲著「天人合一」的宇宙觀,他們認為地震、日食、大旱等自然災害,都是上天意志的體現。古代對地震普遍的認識是「陰陽失衡」所致,與當權者的昏庸有直接關係,是上天對人類的一種警告。
開國元勛又輔佐三代君主 東晉名相王導的管理智慧
無論是古代王朝或是現代組織,那些能輔弼君王或企業家而成事者,都遵循一個常理:遵守道德原則、擺正自己的位置、堅守自己的責任。東晉名相王導就是典範之一,《晉書》中評價他媲美管仲、孔明。
廉儉清官出於嚴正家教
一個人若具備廉潔的品德,除了在官場能夠屹立不搖,也會贏得絕大多數的人尊重。明朝朱裳居高位,卻自號安貧子;春秋時代魯國人季文子,官拜國相,但妻子兒女沒人穿綢緞衣裳。他們的廉潔,除了天賦之外,很大程度都是來自於嚴正的家教。
【聽文章】命運可改 看袁了凡如何扭轉一生
大家熟悉的《了凡四訓》是明朝人袁黃寫給兒子的家訓。他的一生曾被一位占卜師推算得很準確,但後來在一位禪師的點撥下,他不願再和凡夫一樣過日子,決定改號為「了凡」,並從此改過遷善。最後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,正應驗了古語所云:「命由天定,運由己生。」
【聽文章】婚姻 —— 一生的契約與承諾
北宋時期有一位儒生,叫劉庭式,字德之,齊州人,齊州也就是今天山東一帶。他考取了進士以後,被派往密州做通判官,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正是這裡的刺史。蘇東坡很賞識、敬重劉庭式的人品。爲什麽呢?
← 上一頁
頁 17 / 23
下一頁 →
最新發佈
曾經的暴走族找到人生之光
台灣淡水藝術嘉年華 天國樂團獲讚「最棒隊伍!」
「採取行動制止迫害」扶輪社在華府放映《國有器官》
【明慧視頻】認同大法 「棄子」學生逆轉考上大學
中共迫害手段之一:捏造假證據構陷
熱搜文章
最新
長熱
Instagram 畫廊
Toggle Theme